21
2020
11

摩托为何会禁限,解禁摩托有何障碍,解除禁行是否有必要呢?

核心问题概述:


禁摩原因解析

管理方式升级

解除限行刚需

摩托车禁行问题的合理性讨论了很长时间,2020年中汽协摩托车秘书长又提出了「不建议完全解禁」的说法;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摩托成为偏门,又是因为什么才进行了相当长,且范围相当大的禁行呢?


原因应当有三个,但在不同阶段的突出问题存在差异,解禁可以尝试但也应该循序渐进。


01禁摩原因1-用户

相信每个小男孩都有个摩托车的梦想,骑着摩托停着耳畔呼呼的风声,这种感受确实是非常棒的;不过至少在20年前这还只是个梦想,因为同期的摩托车还属于大众消费品,比今天购买一台汽车相比也不是那么轻松,所以这一阶段的摩托还是非常火爆的。


然而经济发展的速度远比想象中的快,随着国产汽车与合资汽车的抗衡,汽车的价格在不断的走低;人均可直喷收入增长的速度和程度也都比较理想,于是汽车替代摩托成为了家用交通工具的进阶选项。这种升级在欧美都已经上演过,摩托也都成为了备选项,市占率之低不亚于国内,结果则造成了摩托整车厂为求生存而同步降低价格,于是用户人群发生了变化。


以浙江生产的各品牌「组装级别·踏板车」为例,此类摩托多使用125cc的小排量单缸机,变速箱匹配成本最低的无级变速器;车辆的价格一度低至2k的标准,这要比很多电瓶车都还要便宜些。


于是很多年轻到不足以报考驾驶证的学生,或者辍学少年成为了这些车辆的用户——年轻无极限,这些摩托用户对于速度和安全骑行是普遍缺乏理性认知的,于是各种城市道路“飙车党”越来越多;结果则是造成交通事故率大幅增长,且产生的影响比较恶劣,这是禁摩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
而这些车辆的用户随着年龄的增长,车辆的进阶选项则会以“水车”为主,也就是没有任何手续的走私报废车;这些车辆具备更强的性能,同时也等于更严重的道路安全隐患。


更重要的是这些车辆由于机动性良好,于是还出现了“飞车抢劫”等问题;再加上摩托的油箱是没有保护机制的,打开油箱盖就能够轻易地抽出汽油,这也是比较大的隐患。至此摩托被区域禁行成为了“普遍需求”,但是这一问题基本得以解决了。


比如青少年量刑年龄降低,威慑作用可以起到限制用户的功能;加油要求实名制并且只为正规车辆加油,这也能解决掉无牌车辆的问题。再加上从销售端的管理,至此理论上可以解除对摩托的限行了吧,然而速度真的不宜过快。


02

禁摩原因1-磨合

在摩托车成为冷门的阶段又出现了禁行问题,同期汽车的保有量的增长动力等于被加强;到2020年末预计个人名下登记的汽车会接近2.5亿台,机动车保有总量是能够突破3亿的。这一数据说明了道路承载压力的巨大,仅仅是汽车就已经造成较为严重的拥堵问题了。


那么摩托解除禁行是否能缓解交通压力呢?一般认为是可以的,因为摩托的车身小巧,占用道路资源少;不过造成拥堵问题的主要因素是部分车辆车速的不合理控制,以及交通事故车辆造成的拥堵等问题——摩托的车速标准不会造成用途问题,但是事故率仍旧是偏高一些的,因为汽车不会摔车而摩托会,同时汽车用户现阶段对于摩托多多少少有些排斥。


「磨合」指的是两类车型用户的心态的磨合,说白了就是能够做到礼让,驾驶过程中相互不会出现追逐竞技或危险驾驶等情况之后,摩托才真的有可能以现有的道路资源解决拥堵问题。


而想要做到礼让,基础应当是两类用户对于各自车型的风险系数都有充足的了解,以及危险驾驶可能带来的结果有预估能力。其中摩托用户尤其需要增强交通知识的理论学习,比如一同骑行的摩友中,仍旧有很多不懂得安全骑行,任性的超速和超车不仅会为汽车和行人带来困扰,也会大幅提升交通事故率——只有摩托用户更稳一些,两类车型才能和谐通勤。


03

建议加速解禁·考量

1:汽车产销量的提升确实能够刺激经济,然而作为销量支撑的快销车仍旧多为入门级低价车;假设摩托成为另一种出行风尚,中高端的摩托可以创造的价值其实是可以更高的。


比如价格基数相对汽车仍旧低一些,购买摩托的门槛更低则可能会有相当不错的市场表现;与汽车双线发力实则有百利而无一害,随着保有量的增加只需要对交通管理加大投入即可,这又是双赢模式。


2:节油减排可以通过摩托车实现缓解,大排量重机车的耗油量也不必微型汽车更高;排放量由耗油量和点火与净化系统决定,化油器摩托已经禁止生产,电喷摩托的燃烧充分性已经比较理想,净化系统也有升级空间,所以推广摩托也许会有更深远的意义。


现阶段的石油消耗量接近70%依赖进口,所以个人认为解禁摩托还是有刚需的,配合汽车电动转型可以克服很多问题。


综上所述,摩托车有必要解除禁行,但也确实需要循序渐进;加速两类车型的磨合,完善对摩托车的监控与车速测试设备,让摩托用户对交通法规有敬畏之心,不会再认为“后挂牌照”拍摄不到,加强管理也许能够加速摩托解禁速度吧。


最后还是要谈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,ATV全地形车也应当获得合法车型认可,这种价格基数不比微型汽车低,但是安全性与实用性却比两轮和三轮摩托高的车型,实际为形成摩托文化的重要车型。

« 上一篇下一篇 »